邯郸丛台新闻>>焦点图>>

昔日“废矿山”今日“后花园”——​丛台区改革发展成就巡礼之紫山巨变

2019-09-12 14:28:45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紫山,是“邯郸”的发祥之地;紫山,是赵国名将马服君赵奢的封地;

紫山,是中华马氏的祖源地;紫山,是元代全真教一个重要的传教场所;

紫山,是元朝中书令刘秉忠隐居教书的地方,是紫山学派的诞生地……

曾经的紫山,文化底蕴深厚,满目苍翠、雄峰巍峨,涧壑幽深、丰草奇石。建有竹林寺、佛光寺、玉宝观和2座宝塔、72座道观。这些历史遗存,在文化大革命中均被毁坏。80年代初期,随着大办快上乡村企业,大量的小煤窑涌入紫山,植被遭到乱砍乱伐,地下资源遭到掠夺性开发,地下水脉惨遭破坏。紫山变成了秃山、荒山。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党委政府对生态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日益重视。从2012年开始,邯郸市委、市政府围绕建设“美丽邯郸”目标,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明确提出推进紫山生态恢复工程建设,把主城区西北部的紫山区域打造成邯郸市的生态屏障,不断增强邯郸发展的绿色竞争力。2014年7月紫山区域随区划调整移交丛台区后,区委、区政府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将紫山区域生态恢复工程作为一号工程,举全区之力,强力予以推进。近几年来,市、区两级先后投入近3亿元用于紫山植被恢复和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修复中的紫山生态涵养区正从破茧蜕变实现涅槃重生,以最美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森林覆盖率由原来的16%提升到了93%,建成了库容约30万立方的紫云湖,核心区内实现了观光车道和自行车道全覆盖,入口处建成了梯田花海景观,设有生态停车场……如今,紫山由无人问津的秃山、荒山,变成了年游客量达到20余万人次的休闲景区。从荒山到景区,紫山生态涵养区的涅槃之路充满艰辛和选择,经过数年的励精图治和艰辛奋斗,不仅“涅槃重生”,而且愈发光彩。

专业人员专业水准“专心”描绘绿美盛景


区划调整前,丛台辖区面积仅29平方公里,均为建成区,处于主城区的核心区,丛台区的干部从事的主要是城市工作内容。区划调整后,辖区面积达到了141.97平方公里,“三农”工作、荒山绿化工作对丛台区的干部来讲都是“新鲜事物”,对于习惯城市区原有管理与服务模式的丛台人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为确保紫山核心区在推进生态恢复建设过程中不走错路、少走弯路,区委、区政府首先确立的一条原则就是实现“三专”,即专人负责、专业水准、专心打造。

推进紫山核心区建设,实现生态恢复,打造主城区西北部生态屏障,是一项长期性工程,更是一项综合性工程,需要有一个固定的机构深入研究,综合协调,专注推进。为此,丛台区委、区政府及时向市委、市政府申请,专门成立了紫山核心景区建设办公室,落实人员编制,履行协调、管理等职责。并出台了监督检查、规划编制、产业培育、土地保障、项目审批、资金使用、工程建设等方面的政策规定,为推进紫山核心区生态恢复工程建设提供了组织保障;在实施紫山核心区生态恢复工程过程中,丛台区按照“文化引领、生态优先、创新机制、合作共赢”理念,坚持“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请“高人”把脉指点,专门聘请中国美院景观设计研究所、徐州九州园林生态有限公司和邯郸市水利设计院有关专家,对生态涵养区的布局和生态恢复多次进行论证,对市委、市政府编制的《紫山胜境风景名胜区建设总体规划以及核心区详细规划》进行再深化、再提升,制定了《紫山核心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实施方案》;并通过公开招标方式,选择国内有资质、有经验、专业化水平高的公司,实行专家组严格评审,精心策划包装生态涵养区内包括植被恢复、道路修建、引水上山、基础设施等在内的各个开发项目和产品设计,重点实施紫云湖、慢行观光、竹林寺和紫山书院、马氏宗祠、梯田花海打造、生态园区建设等项目,完善旅游功能和盈利模式。规划设计的深化、提升,让全市上下看到了紫山核心区的发展前景,市委、市政府对核心区的建设标准也由最初确定的“3A”景区提升到“5A”景区标准;按照景观协调、尊重历史、建筑一致的原则,邀请中国美院景观设计研究所专家,多次深入到邯郸辖区内保存有历史文化建筑的现场进行考察,加大对文化遗产内涵的系统考证、发掘力度,对竹林寺、紫山书院、马氏宗祠等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项目精心设计,不断充实、丰富紫山的文化肌理,杜绝杂乱无章的建筑和贻笑大方的人造景观。同时,依山造势专心打造精致“微景观”,在研究游线,研究流程,研究时间消费的基础上,对一花一木、一亭一碑都精心设计、精心打造,做到5分钟一个兴奋点,15分钟一个高潮点,20分钟左右一个休息点,真正把“快餐化”的景区变成一桌“盛宴”,让游客漫步其中、品味文化、放松心情、休闲玩耍。

依山而动依水而行精品打造灵山秀水


打造生态旅游,是一个投资大、周期长、回报慢、可抵押资产少的产业。紫山生态涵养区全区域面积达35.5平方公里,仅核心区就有4.86平方公里。把秃山、荒山打造成邯郸的“后花园”,进而形成“5A”级景区,投资非常巨大,仅靠一区之力难以承担。如何破解资金难题成为摆在区委、区政府面前的最大挑战。为此,丛台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带队先后10余次到一些成功的景区进行考察学习,结合自身实际,确立了“财政投入打基础、种下梧桐引凤凰”的建设思路,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在建设资金筹措方面,坚持专项资金争取一点、市给财政补贴一点、区财政投入一点、面向社会筹措一点,多方运作。深入研究中央和省、市在推进荒山绿化、水利设施、农村道路建设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对紫云湖、慢行观光、竹林寺和紫山书院等项目积极谋划、筛选、包装,由主管部门编报项目,加大对接力度,积极争取专项资金,弥补建设资金的不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紫山核心区建设,市财政在年度预算中列入3000万元专项资金,连续给予支持;区委、区政府在区级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每年列支100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紫山的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生态紫山建设,共建邯郸市民的美好家园,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千秋大业,是全市上下的共同义务。2015年,市区两级党委、政府面向社会发起了“绿化紫山、爱我邯郸”公益林建设活动,唤醒了全市上下共建绿美邯郸的热情,获得捐资554万元,还有一些大型企业主动承包山头按规划参与植树造林。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注重“绿水路”,精品打造。坚持树种多样,处处成景。景区内完成绿化6500多亩,栽植各类树木78万余株,种植侧柏、木合欢、栾树、大叶女贞、紫叶李、碧桃、珍珠梅等各类树木50余种,初步形成了三季有花、四季常青,错落有致、色彩多变的生态效果。同时,为使景区尽快“成景”,丛台区采取大树直接移植模式,大规模移植胸径15~20cm、高5~6m的榉树、国槐、栾树、法桐、水杉等树种。同时,为确保树木的成活率、保证实现高品质绿化,专门聘请徐州九州园林生态有限公司对树木进行移植、管护,并在下层配以灌、草、藤的复层结构,精心开展微景观设计,使新建绿地提前数年直接达到绿树成荫、一处绿一处景的视觉效果。坚持寻水上山,凸显灵秀。山无水则无灵气。丛台区在多方走访和专家论证基础上,经与永年县多番协商沟通,最终选择距离1公里外,河北邯郸紫山特钢集团下属焦窑煤矿的疏干水作为水源,实现了寻水上山。涵养区内新建、维修水池等蓄水工程8处,新建扬水泵站2处,铺设各类输水管道6000多米。紫云湖库容30万方,两个湖面落差13米,水坝的一边布置台阶状的梯田花海,另一边是泼泼洒洒的叠水平台,不仅打造了如宝石般的两汪“眼眸”,更以灵动的水源激活了整个生态涵养区。坚持依山就势,曲径通幽。在景区道路建设上,丛台区聘请专业设计团队和施工单位,坚持依山就势,从道路建设、线路覆盖以及旅游流量优化等三个方面进行优化设计,并按照高标准、高质量的建设要求和道路建设标准,在放线、路基开挖、填土碾压、路面硬化等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把关,确保道路建设工程质量。涵养区内修建、整修道路路基21公里,建成观光车道约4公里,自行车道约6公里。道路两侧以法桐、栾树、国槐、榉树为行道树,辅以月季、蔷薇、迎春、连翘等景观花卉,形成了沿路丰富的层次景观。随着基础实施的逐步完善、绿化景观的建设打造、山水倒影的相映成趣,昔日的秃山、荒山即将化茧成蝶,每到节假日越来越多的市民来此观光休闲。紫山的变化也吸引了大批投资者的目光,先后有20多位投资者来丛台区进行洽谈对接,蓬勃的紫山触手可及。

扮靓村庄发展农业生态富民互促共赢


推进生态修复,如果不能提升群众收入、改善群众生活,群众就不会有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因此,丛台区坚持把生态恢复与生态富民结合起来,提出了“以核带点、连线成片、逐次打造、全域景区”的发展理念,坚持核心景区、美丽乡村、农事体验、庭院休憩“并联发展”,充分发挥紫山核心区的引领辐射作用,实现紫山周边的全域景区建设,让群众成为生态景区的参与者、建设者、受益者。

扮靓周边村庄,让“特色”成为景点。该区坚持把美丽乡村与紫山核心区一体化打造,实现以核带点、全域景区、变美为富的发展目标。注重展现民俗、留住乡愁工作理念,重点打造周窑、高窑、黄窑、姜窑古村落民居圈,通过修旧如旧,深度挖掘文化内涵,引导游客追忆古韵民风,感受原汁原味的乡村气息。依托赵王陵人文景观及2号陵即将保护性开发的机遇,深度挖掘赵文化内涵,加强薛三陵、姜三陵、中三陵、陈三陵四个村的基础设施、服务项目建设完善,着力打造王陵旅游文化休闲旅游区。利用坑塘密布的优势,充分做足水文章,把郭庄、高北、高南、薛庄连片打造成荷塘小镇,形成观赏、游玩、采摘、餐饮为一体的乡村旅游景观;积极现代农业,让“休闲”成为亮点。通过土地流转,发展农业大户,大力推广“龙头+基地+农户”模式,建设现代农业生态产业园区,带动形成周边9个500亩以上农业园区,涵盖果树、药材、苗木花卉、设施农业和休闲农业等多个项目。同时,发展培育了桑葚采摘园、冬枣采摘园、葡萄采摘园等多个农家采摘体验区,让旅游途中散落的快乐农场、采摘基地以及生态园区等铺展成游客漫游的驿站。目前,该区域内共有农业种植大户、公司18个,流转土地9000余亩,投资总规模达1.9亿元,辐射带动辖区农户4500余户,户均增收3500余元。引导村民融入,让“富民”成为焦点。鼓励发展庭院经济,区财政投资300万元对32个村庄进行高标准绿化,对主要道路沿线的村庄进行重点打造,引导村民在前庭后院建设小菜园、小果园等庭院经济,使每一个庭院都成为“微景观”。鼓励村民建设新型农宅客栈,以家庭院舍为主,将房屋改造成为设备齐全的标准住宿房间,在绿树掩隐的农村环境中,使游客可以享用农家自种自产的新鲜蔬菜绿色瓜果,以及风味浓郁的传统农家小吃,最大程度地满足游客“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的消费需求。鼓励村民对特色农产品进行精加工,对当地的小米、冬枣、核桃、土鸡、蜂蜜等土特产进行包装销售,实现居家创业就业、门前发展致富,真正让村民和谐分享“生态红利”。“旅游+”架构的初步形成,旅游产品、旅游业态和旅游服务得到不断创新,旅游品质得到不断提升,实现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互促共赢。(李帅、刘佳、宋会娱

来源:河北新闻网
责任编辑:李珊珊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